天气逐渐转凉
正是病毒性疾病高发的季节
其中就有个病毒特别活跃
那就是号称“人间生死符”的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水痘”和“带状疱疹”
其实都是一家人?
电子显微镜下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带状疱疹和水痘都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
儿童时期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通常会表现为水痘,水痘痊愈后病毒就长期潜伏在体内的神经节中。
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潜伏的病毒被再激活,引起神经节炎症,并在相应神经节段分布部位的皮肤上形成带状分布的水疱,此时便形成了带状疱疹。
“缠腰龙、缠腰火丹、缠腰蛇”
这个病独宠腰部?
并不是
其实在胸前、背后、头部以及腰骶部等肋间神经、颅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都会罹患。
如何判断是否有带状疱疹,记住四个字叫“一带越过”。
“一”:皮损为簇集在一起的,米粒、绿豆粒大小的红色丘疹或水疱。
“带”:皮疹沿神经分布,看起来像在身上缠着一条红色的“带子”。
“越”:皮疹通常只出现在身体的一侧,越过身体中线或者对称出现的情况很少。
“过”:“过分的”疼痛。严重时甚至比分娩阵痛还要剧烈,让人直呼“想撞墙”。对合并多种疾病的老年人更为危险,都需要及时就诊,对症治疗。
带状疱疹的“50岁危机”
是不是真的?
确有其事
带状疱疹的诱因简单来说就是——
机体免疫力低下
造成的原因包括高龄、创伤、疲劳、慢性疾病、HIV感染、恶性肿瘤等因素。
而带状疱疹尤其喜欢“欺负”中老年人。
50岁以上是带状疱疹的易发人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逐渐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逐渐升高。
甚至随着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的同时,病情可能也会更严重。
得了带状疱疹
生活上需要注意什么?
一、皮损处保持清洁,每日用碘伏消毒,避免继发细菌感染。
二、适当休息,保证足够睡眠时间。
三、采取接触隔离措施,避免进一步传播。水痘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播散性带状疱疹患者还应采取呼吸道隔离措施直至皮损全部结痂。
四、发疹期,应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忌食烟酒、生姜、辣椒、牛羊肉及煎炸等辛辣温热食物,慎食肥甘、油腻食物;皮疹消退后,应多吃瘦肉、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以提高免疫力,促进恢复。
尽早就医,合理用药
是及时痊愈的关键
1)抗病毒药物:抗病毒治疗要早期、足量,口服药物可选择阿昔洛韦、泛昔洛韦,如果疗效欠佳或者皮损范围广泛,可静脉用阿昔洛韦、喷昔洛韦,疗程一般7-10天。特别是50岁以上患者更要及时治疗。
2) 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神经生长因子等。
3) 止痛药物: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布洛芬、扶他林等。
4)糖皮质激素:小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神经炎症反应,缩短疱疹相关神经痛的病程。
5)外用药物:水疱未破溃时可外涂炉甘石洗剂、喷昔洛韦乳膏;水疱破溃后需要先用硼酸洗液清洗,外涂莫匹罗星软膏。
最后的温馨提示:
带状疱疹如何预防?
心情愉快、早睡早起、
营养均衡、适度运动、
避免接触水痘及带状疱疹患者、
积极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专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