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车的鸣笛划破了省公卫临床中心寂静的夜,一场意外让13岁的少年遭受重创,颅脑CT影像上,额骨粉碎性骨折、嵌入脑组织的骨折碎片、大面积硬膜下血肿,开放性颅脑损伤重型像“死神”的判决书,宣告着花季少年正徘徊在生死边缘。接到急诊通知,省公卫临床中心的 “生命保卫战” 迅速打响。神经外二科、麻醉科、ICU等多学科团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与时间赛跑,在黄金救治时间内,争分夺秒开展急诊手术——头皮清创+脑内血肿清除+硬脑膜下血肿清除+颅骨凹陷骨折整复术,术中见脑组织外溢,头皮、颅骨、硬脑膜、右额叶脑组织全部贯穿,神经外二科的医疗团队凭借精湛医术与坚定信念,与死神展开正面交锋,一次性完成所有手术,避免患者承受二次手术的痛苦。术后,生命的守护仍在继续,监护仪上跳动的数字、医护人员24小时不间断的监护,构筑起守护少年生命的坚固防线。
从监护室到病房,护士们化身 “生命守护者”,潘冉冉护士长和主责护士孙倩针对少年提出了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呵护、康复指导等专业化的优质护理服务给少年和他的父母带来了坚强有力的鼓励与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们的悉心照料下,原本虚弱的少年逐渐恢复元气,顺利下床活动。少年出院那天,他的父母手捧两面锦旗,一面献给医疗团队,一面感谢护理团队,声音哽咽:“感谢你们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从手术到术后护理,你们每一个人的付出,都让我们感动,这份恩情我们全家永远铭记!”在颅脑损伤救治这片充满挑战的领域,神经外二科医疗团队总是一次又一次的迅速响应,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高超的水平挽救了无数生命,中心护理部积极推行的 “1+1+2+N”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让省公卫的医护团队针对每一位患者从院前到院中再到院后,贯穿患者整个治疗康复过程,确保生命的接力永不间断,“见面一次,服务终生”的理念体现着中心37°护理人对每一位患者生命的守护。
术后复查颅脑CT:血肿完全消失,颅骨复位良好
科室专家
袁绍纪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神经外科中心主任,山东省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创伤专家委员会常委,济南军区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等编委,擅长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微血管减压术,难治性癫痫、帕金森病的立体定向手术,脑和脊髓高难度肿瘤的显微手术,开颅动脉瘤夹闭术,脑血管病的介入手术,及各种颅底、脊柱的高难度手术,在国际上首先提出脊髓中央管隔膜是形成脊髓空洞的原因并行手术治疗。
刘建民 副主任医师,山东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脑血管病中西结合诊疗专业委员会秘书,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跟随世界著名神经介入专家Yoha教授学习、进修,神经介入专家,擅长出血性或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及开颅手术治疗,脑肿瘤、脑出血、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及临床研究。
陈彤 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神经内镜组委员、脑外伤学组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外科分会理事,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常委、小儿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精准医疗专委会常委,擅长显微手术及立体定向手术技术,擅长脑出血、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及综合治疗,擅长显微神经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颅内肿瘤,擅长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