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不是,谁能想到雨水节气还有这些讲究
来源:业务宣传科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大阳黄经达33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气温回升、降水增多,自然界开始进入湿润的状态。雨水节气是春季养生的关键时期,顺应自然规律,注重调养脾胃、疏肝理气,增强免疫力,才能为全年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雨水时节,湿气加重,饮食应以健脾祛湿为主,可多吃山药,薏米、链子、芡实、茯苓等食物。

少酸多甘:春季肝气旺盛,酸味食物易加重肝气,而甘味食物(如红枣、蜂蜜、南瓜)有助于健脾。多吃蔬菜:如菠菜、芹菜、韭菜等,有助于疏肝理气、补充维生素。少吃生冷:避免过多食用生冷食物,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推荐食疗方:山药白芍排骨汤【材料】白芍、蒺藜各10克,红枣10颗,排骨250克,山药300克,盐5克。【做法】白芍、蒺藜装入纱布袋系紧,红枣洗净;排骨冲洗后入沸水中汆烫捞起;将山药去皮,洗净,切块;将除盐外的所有材料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40分钟,最后加盐调味即可。【功用】养肝健脾、解毒防疹、行气解郁。山药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补肾涩精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肾虚等症。

起居调节:雨水节气后,天气渐暖,但仍需注意保暖,预防“倒春寒”。穿衣宜“上薄下厚”,捂好背、腹、足底。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势,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户外活动,舒展肢体,增强体质。

情志调护:保持心平气和,避免情绪波动,有助于养肝护肝,调和脾胃。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及时释放压力,疏导不良情绪。

运动养生:雨水节气后,适宜进行户外运动,如慢跑、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以增强体质,促进气血循环。运动量要适度,避免过度劳累。

预防疾病:雨水时节,气候多变,温差大,易诱发感冒等疾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