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令人惊讶的感染 令人惊艳的手术 记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金锋副院长团队
来源:胸外二科 时间:2025-02-11

在中世纪结核病被称为“白色瘟疫”,经过无数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的艰辛努力,现在已经明显减少,但并不是绝迹,反而有的病人十分严重,治疗难度很大。近期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胸外二科便遇见这样一个病例:结核杆菌感染胸壁,导致大面积的胸壁坏死缺损。最终通过金锋院长的高超手术治疗,最终病人痊愈。正是“令人惊讶的感染,令人惊艳的手术”。

患者孙某(化名),男,52岁。3个月前发现左侧胸壁包块,未在意,2个月前发现包块逐渐增大,并自行破溃,诉有“黄色脓液”排出。在当地考虑“结核病”,给予抗结核治疗,效果不理想。于是患者来我院进一步治疗。金锋院长为病人检查身体,当打开包扎敷料,一个巨大的胸壁感染呈现在眼前:病灶大部分已经结痂坏死,周围有白色干酪物,咳嗽时还有“液体”溢出。金院长忍不住说了一句:怎么这么严重才来呀。病人回答到:不大痛,也没大在意。

病人入院后完善胸ct,抽血化验等一些列检查,病人的疾病严重程度超出大多数人意料:左肺毁损,几乎左侧胸腔看不见一点正常的肺组织;左侧脓气胸,几乎占满左侧胸腔;左侧胸壁结核并累及腹壁。金院长为病人组织了多学科讨论(MDT),包括胸外科、麻醉科、修复重建、重症科、结核科、呼吸科等。专家们各抒己见,最后得出结论:分期手术治疗,首先清除胸壁感染病灶和胸腔内病灶;然后对胸壁进行重建,游离肌皮瓣修复胸壁的完整性;最后切除毁损的左肺。


缺损的胸壁,通向胸腔内。                  左侧胸腔几乎看不见正常肺组织

2024年12月,我们为患者进行了第一次手术,切除坏死皮肤后,可以见到皮下组织大量脓液,胸壁肌肉受侵溃烂殆尽,结核菌形成多个窦道通向胸腔内。

第一次手术后,患者经过换药和抗结核治疗,患者胸壁感染好转,经过评估后于是我们进行了第二次手术治疗:本次手术的目的是进行胸壁重建,构建胸壁的完整性、功能性和美观性。


经第一次手术治疗后胸壁病变明显好转  用自身游离的肌皮瓣修复重建胸壁  重建后的胸壁,游离肌皮瓣成活,愈合良好

本例病人是结核性毁损肺、脓气胸、脓胸外穿导致胸壁大面积溃烂缺损,手术难度大,治疗困难多。手术分两部分,一是结核性脓胸及其并发症支气管胸膜瘘的处理;一是皮肤巨大缺损的处理。而两者完美的成功结合在国内只有少数医院可以实施。作为中国结核外科领军人物之一、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胸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金锋教授如是说。此例手术的成功,得益于科室在成功转型以肺结节的诊疗为己任的同时,初心如昨,不忘仍然危害人民健康的结核病;同时也得益于中心“尖专科、强综合、重科研”的办院理念,引进省内最强修复重建外科团队,使二期手术转移皮瓣修复胸壁巨大缺损成为可能。此例手术的成功术式,也将被写进金锋教授主导的即将发表的“中国结核性脓胸外科诊疗专家共识”。

专家简介

金锋

主任医师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委员 副主任兼胸部外科中心主任 肺结节中心病区主任 硕士研究生导师

山东省传染性呼吸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卫生健康委山东省肺结节诊疗中心主任,卫生健康委肺结节医疗大数据联盟首席专家,山东省医学会肺结节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结核分会常委、胸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防痨协会临床分会常委。山东省医学会结核分会主任委员。《中国防痨杂志》副主编。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 6篇。主审著作1部,参编著作3部,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临床转化专利两项。主持制定国家专家共识标准指南3项,参与国家共识指南标准6项。

专业擅长:肺结节诊断治疗山东省知名专家,单孔胸腔镜微创治疗肺结节居省内领先水平。在省内率先应用“数字肺”和多组学诊疗手段为肺结节患者提供高水平的临床服务。全国结核外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和领军人物。

张运曾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蟠龙山院区临床第四党支部书记 副主任医师 肺小结节中心病区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胸外科专业委员会秘书;山东省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济南市抗癌协会早诊早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临床肿瘤学会胸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学会肿瘤靶向治疗学分会委员;济南市肺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国防痨杂志通讯编委中国防痨杂志通讯编委。

专业擅长:肺结节等早期肺癌的诊断和微创外科治疗。单孔胸腔镜肺切除,剑突下单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保留自主呼吸麻醉(Tubeless)单孔胸腔镜肺切除。中晚期肺癌的综合治疗,在气管隆突重建、肺袖式切除等胸外科高难度、复杂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胸部感染性疾病的外科治疗,年手术量600余台。

【特别声明】文中部分科普知识来源于专业文章和网络,仅用于科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