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惊蛰时节,如何养生?
来源:中医科

天气渐渐回暖

春雷开始震响

蛰伏泥土里的冬眠动物

和多种昆虫感于春季温暖

震惊而出

01

起居养生

解春困

惊蛰后,人们常感困乏无力、昏沉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民间称之为“春困”。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其意为春季万物复苏,适当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能在午时(中午11点到1点)小憩片刻,更能保证下午充沛的精力。

02

饮食养生

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春季阳气初生,饮食调养应注意脏腑所好,此时应遵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的养生原则。

因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故应多吃些性温味甘的食物以养脾气,如糯米、黑米、高粱、燕麦、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等。

另外,惊蛰时节,气温回升较快,但仍有乍暖还寒之时,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咳嗽等情况。对于这种问题,可吃一些雪梨以滋阴润燥。需要注意的是,吃梨时不要削去梨皮,梨皮具有清心、润肺、降火、生津的作用。

03

情志养生

宜疏不宜堵

肝属木,喜条达,与春令升发之阳气相应。人体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容易发生肝火偏盛。

若不注意滋肝养血,可导致肝火过旺,由此易引起易怒、眩晕、目胀,尤其是老年人还会引起血压波动和中风等疾病。年轻人会因春季阳气骤升引动体内热气,如果此时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容易出现痤疮、怕热、出汗等症状。

此时,要重视情志养生,力戒焦躁、抑郁等有害情绪,学会通过发泄和转移的方法使怒气消除,切忌妄动肝火。

04

运动养生

循序渐进

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高强度的剧烈运动,会让人体产生损耗,对养阳不利。所以春季运动,应循序渐进,勿过于激烈,做到微微汗出即可。

大家可以趁惊蛰阳气升发之际,到旷野郊外去放放风筝,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使身体各部位得到锻炼。另外,春季早起多伸伸懒腰,有条件的中老年人亦可以练练八段锦、广播操等。

(八段锦)

中医科收治范围

1、呼吸系统疾病:间质性肺病、多发肺结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部肿瘤等。    

2、心脑系统疾病:冠心病、心悸、中风、眩晕、头痛、失眠、焦虑症、抑郁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3、妇儿疾病及其他内科杂病: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小儿抽动症、小儿疳积、青春痘、过敏性鼻炎等。

4、体质偏颇人群、亚健康人群、病前状态人群、慢性疾病需实施健康管理的人群。

中医特色疗法

中医体质辨识、健康评估指导、四季药膳食养、膏方茶饮定制、针灸调理、推拿调理、全息头疗、平衡火罐、耳针、埋针疗法、脐灸、核桃灸、麦粒灸、线香灸、泥灸、中药封包、中药药浴、穴位贴敷、芳香疗法等。

赵地,中共党员,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西医结合博士后。山东省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人。

专业特长:中医药治疗呼吸病、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肺间质纤维化、肺结节、支气管哮喘、冠心病、心悸、中风、眩晕、焦虑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其它内科杂病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联系电话:15562596719  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