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泽院士是我国保膝治疗创始人,他研究的保膝微创治疗,让许多骨关节炎患者免除了日后关节置换手术的病痛。
为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顶尖专家诊疗服务,我中心特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英泽加盟,开设泉城首家“院士保膝门诊”,将最先进的保膝理念与技术送到济南市及周边群众身边。
自22年7月“院士保膝门诊”开诊至今已半年有余,共为近百名患者解决实际问题。
博见洽闻
率先提出膝关节“不均匀沉降”理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病,其患病率60岁以上达50%,75岁以上人群超过80%。张英泽院士团队经系列影像学、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创建了膝关节差异性沉降理论。张英泽院士打了个生动的比方:“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骨质疏松是元凶,腓骨是帮凶,软骨是受害者。”研究发现胫骨外侧平台有腓骨支撑,沉降不明显;内侧平台无骨性支撑,沉降较外侧明显;内外侧平台差异性沉降导致下肢负重力线内移,使得内侧平台载荷进一步增大,形成恶性循环。
“这种不均匀沉降的力学原理就好像咱老百姓修房子,这一半地基是石头,另一半地基是泥土,时间长了,由于泥土承受力度弱,加之外力因素对泥土的影响等,房子就会朝泥土侧倾斜。”张院士向我们解释道,改善局部血运,纠正下肢力线,确保关节稳定等措施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预防和治疗的关键。
才艺卓绝
提倡微创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阶梯治疗”
张英泽院士总是说:“人老先老腿”,“老腿”指的就是膝关节的骨关节炎。在临床上我们通过K&L分级评判其疾病的严重程度,0级、1级可保守治疗,一旦发展到了2级、3级、4级,那就必须要做手术治疗。其他的一些保守方法只能缓解症状,不能彻底治愈。
张英泽院士采取的膝关节阶梯治疗方法,为膝关节疼痛治疗带来新福音。并非每位关节疼痛患者都需要进行关节置换手术,张英泽会根据患者病情具体分析,只有最严重的的情况才会建议关节置换。他会根据患者病情分级,进行相应的微创保膝手术,既有针对严重病情的保膝方法,也有对应轻度病情的保膝方法,具体病情具体方案,阶梯治疗。
德被四方
以高尚医德赢广大百姓好评
“我这次恢复得很好!张院士没有架子、接地气。他和我们沟通就像拉家常,问啥他都耐心地回答,还说有什么问题都能来咱医院解决,心里真的暖洋洋的......”22年10月,家住济宁的王老太太在复查结束后,开心地对我们院士工作团队表示了感谢。
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在问诊时,张英泽院士每当看到患者为自己的病情担心、焦虑时,他总是喜欢先“拉拉呱”,“孩子很孝顺啊,一家子都来了,从哪里过来的啊?”简单两句,缓和了情绪,拉近了距离。
“所谓大医精诚,手术台上的张院士也是风范尽显,拿起器械又快又准,核心步骤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完成,如不是亲眼学习,在以前真是不敢想象。” 同台的医生也不自主地感慨道。
目前,这项保膝技术已在国内多家医院开展了临床应用。据介绍,该成果还在日本、韩国、古巴、乌克兰等国应用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手术效果显著,使上万患者受益。
后记
张英泽院士提醒我们,“国内每年大约要完成20万例换膝手术,而通过截骨术与可吸收垫片植入术的结合,能够替代目前换膝手术量的一半以上,还将极大减轻患者和社会医疗负担。”但张英泽院士同时指出,保膝理念在中国的普及程度仍远远不够,“‘保膝’不等于‘换膝’,疼痛仍局限在膝关节内侧的患者是最佳‘保膝’人群,膝关节问题千万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越早治疗就越有机会完全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