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一名来自吉林的因声门下瘢痕封闭无法发声的小伙子成功完成手术。在患者被推出手术室的那一刻,“妈妈!”患者一声呼唤,让母亲喜极而泣,她连忙向王主任鞠躬致谢,一年来求医之路的艰辛与对医生万般的感谢,此刻都汇聚在这深深的鞠躬当中。
32岁的王亮(化名)家住吉林省,1年前因“主动脉夹层”做了手术。后续出现气管狭窄、声门下管腔瘢痕封闭,生活一直依靠气切套管维持呼吸,他一致处于失声状态,说不出话让他痛苦不已。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拔除气切套管,开口讲话。为此,王亮四处求医,但均未能解决问题。他开始在网络上寻求帮助,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王晓平主任的科普吸引了他的注意。视频中,王主任专业、耐心、细心的讲解,让他又对能开口讲话,燃起了希望,王亮决定到山东,去找王主任解决自己的大问题。
接诊的当天,王晓平主任仔细询问了患者的情况,安排住院,在完善相应术前检查后,王主任第二天便给患者做了支气管镜检查,发现他声门下瘢痕封闭。当天下午,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高效率完成由呼吸科、耳鼻咽喉科、心外科、麻醉科和内镜中心MDT(多学科)讨论会诊。认为,患者肥胖、有主动脉夹层手术史、声门下及气管上段瘢痕封闭长度达3cm,在支气管镜下处理难度明显增大,要高度重视。王亮此时此刻唯一的诉求就是:畅通气道,要说话!
为了满足王亮诉求,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最后专家讨论意见:麻醉科保驾,耳鼻咽喉科和内镜中心惯续完成声门下及气管管腔的再通和T形管置入。
经充分准备,4月3日上午12:30时许,在麻醉科、耳鼻咽喉科、内镜中心等多学科协作下,于蟠龙山院区11号手术室展开了一场与生命赛跑的救治接力手术。
麻醉成功,由耳鼻咽喉科于兆衍主任在可视喉镜下非常专业、快速、准确地定位切割点,利用先进的器材,迅速在声门下及气管上段打出了一条生命的间隙!为了最大程度避免大出血、气道软化和气道消化道瘘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再者,同期的气管狭窄,限制了耳鼻咽喉科团队技术的发挥,后续的工作由内镜中心王晓平主任团队接力!王主任娴熟的插上硬镜,即便是在狭小的空间内,游刃有余地进行着气管硬镜的机械扩张和球囊扩张术,待气管扩张良好,王主任沉稳、行云流水般地完成了气管T管置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手术结束,患者苏醒后,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王晓平主任介绍,近年来,随着重症医学及麻醉医学的发展,使得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等危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救治。但随之而来的是因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复杂性及患者的特殊体质等原因导致气管狭窄、气管食管瘘甚至气管瘢痕封闭的病人增多,危情发生增多。如何解决这些危及情况,呼吸内镜治疗展现了它的巨大威力!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注重就医患者的每一个环节,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内镜中心更是注重前来就诊的每一位患者,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使得各种情况引起的气道狭窄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最及时、最科学、最有效的诊治。娴熟的操作技术、丰富的手术经验,多学科团结配合,为广大呼吸困难的患者带来了福音,其技术水平和学科影响力得到业内和患者的高度称赞。
王晓平
主任医师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内镜中心主任
全国呼吸与危重症规范化建设呼吸介入专修基地主任
中华医学会结核分会呼吸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呼吸内镜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第二届肿瘤光动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防痨协会呼吸内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呼吸疾病介入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务系统“最美职工”
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
擅长支气管镜及硬质气管镜对呼吸系统疾病进行介入诊断与治疗。省内率先开展硬质气管镜、气管支气管硅酮支架植入术、经支气管肺结节抵达术、经支气管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等手术。在经支气管途径诊治慢阻肺、肺结节、肺癌、肺部感染、良恶性气道狭窄等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参与国内首个关于经支气管治疗肺外周肿瘤及慢阻肺的临床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