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蟠龙山院区重症康复病房收治了一名多方求医未果,同时因气道梗阻严重威胁生命安全的患者。经多学科联合(MDT)讨论后,在重症康复、麻醉、手术室、呼吸内镜、耳鼻喉等多名专家共同努力下,顺利对气道梗阻患者完成抢救,正所谓:气道梗阻命垂危,辗转求医儿女急;公卫多学科出方案,喉镜气管镜妙手春。
气道梗阻多方求医
一名因“咽喉部肿瘤”造成呼吸困难的患者,为有效呼吸,当地医院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气管切开。但命运似乎像在跟这位患者开玩笑,仅仅气管切开了两周时间,因为肿瘤及肉芽增生等原因造成患者气切套管脱出。而气切套管一旦脱出,患者随时可能因为出血、痰液阻塞气道,造成窒息的生命危险。更没想到的是,这名患者不但是咽喉部肿瘤,同时出现气管全程的严重狭窄,辗转多地都没有得到救治。
作为家人看到亲人如此,哪怕是一线希望也想尽力挽救,此时已是周末的夜晚时分,患者多方打听最终转诊到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蟠龙山院区)重症康复病区。
刘春利主任接诊患者后,考虑患者病情复杂,紧急床旁尝试插入气切套管保障患者呼吸,但难以有效插入。此时,患者呼吸困难再进一步加重,已经不能拖延。刘春利主任紧急启动MDT机制。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MDT机制目前已经成熟运用到临床每一项疾病,当患者出现问题,涉及该疾病的不同学科专家会为患者制定出个性、规范化诊治方案。
MDT从急救开始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MDT不但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规范治疗,当出现急救患者时,如这位气道梗阻患者,即便周末还是夜晚,仅半小时内镜中心徐栗医生已经出现在患者病床前。此时留给徐栗医生的时间依然不多,气管镜引导8号气切套管不行、换7号,又不行,气管镜引导下经气切口6号气管插管,最终,有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为患者挣得了治疗的时间。
翌日,重症康复科刘春利主任、麻醉科李克忠主任、耳鼻喉科特聘专家于兆衍主任、内镜中心王晓平主任共同对该患者MDT会诊,就患者咽喉部肿瘤、气管狭窄如何治疗及术中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做详细规划。
决定:全身麻醉下气管插管保障患者呼吸,先予以喉镜切除声门周围部分肿瘤组织,达到畅通气管上段的目的,随后气管镜下植入支架,保障气管中下段通畅,最终为患者缓解呼吸困难。
高超技艺畅呼吸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耳鼻喉、呼吸内镜技术目前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多项复杂手术均创省内首例。
于兆衍主任进行喉镜下治疗
术中如MDT讨论一致,首先由于于兆衍主任在喉镜下对患者声门及气管上段手术,通畅部分气道。
当出现需要特殊情况时,喉镜与气管镜同时上场。如上图,内镜中心徐医生同于兆衍主任共同处理气管内的病变。随后,喉镜光荣完成使命,硬质气管镜上场,球囊扩张、肿瘤切除一项项技术有效运用,为患者成功植入Y形硅酮支架(如下图),顺利完成手术,有效保障了患者呼吸。
术前内镜下观
术前见患者气管全程严重狭窄,通过气管插管保障呼吸。
术后内镜下观
术后,喉镜减瘤,拔出气管插管,并植入气管支架,有效保障患者患者通气。
科普时间
气道梗阻是常见的临床急症之一。常见的病因,如(咽喉部、甲状腺及肺部)肿瘤引起的气道梗阻,气管切开、插管、支架或外伤引起的气道再狭窄,气管结核引起的气道狭窄,异物误吸引起的气道梗阻,而由于一些医院缺少抢救条件和技术手段,使得患者出现呼吸道梗阻。患者不断奔波、折腾,不仅延误了救治,甚至有的因窒息而不幸离世。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在气道梗阻方面的诊治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硬质气管镜、气道硅酮支架植入均创是山东省首例。并成立气道梗阻的生命救治通道,365天为患者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