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推动我国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既要注重原始发现这个“源头活水”,又要有创新精神
时间:2022-07-08

2022年7月7日,中国工程院张英泽院士骨科创新转化基地暨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保膝门诊暨山东省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中心分中心将于蟠龙山院区举行揭牌仪式。

一年之前,张英泽院士就曾莅临公卫临床中心。大医精诚、勇攀医学高峰,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以及他智慧、激情、专注的人格魅力给公卫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2021年9月24-25日,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邀请张英泽院士出席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创新与发展论坛及战略整合创新发展大会。

张院士在会上作《发现与发明对推动科技进步作用的辩证关系》学术分享,他从“何为发现、何为发明?”“发现与发明的辩证关系”“发现、发明与专利权”“发现、发明与诺贝尔奖”四个方面,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入浅出的为我们讲述了科学发现与发明的魅力。他在讲座中强调“自然科学比作一条清澈深邃的河流,那么科学发现就是永不枯竭的源头,而技术发明就是星罗棋布的湖泊。推动我国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既要注重原始发现这个‘源头活水’,又要有创新精神”。

用心才能发现!张英泽院士希望与会的各位专家各位同仁,不但要搞发明还要搞发现,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发现的行列中来!

张英泽院士简介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University of Colorado、陆军军医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外11所大学的客座教授。曾任河北医科大学副校长,附属第三医院院长。现任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名誉院长、河北省骨科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师协会会长、河北省保膝研究会会长;《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杂志》总编辑,《Journal of BoneJoint Surgery》(JBJS)中文版主编,《中华外科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临床医生》杂志、《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和《临床外科杂志》和《Orthopedics》副总编辑。

张英泽院士一直致力于复杂骨折(包括关节内骨折)闭合复位微创固定的相关研究。主持、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40余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0余名。原创提出了骨折顺势复位固定理论、骨折仿生固定理论、不均匀沉降理论等十余项创新理论,研发了系列微创复位固定技术、器械和内固定物;完成了我国首次骨折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创建了世界上样本量最大的骨折流行病学数据库,文章以论著形式发表在Lancet子刊Lancet Global Health(IF=18.705)。以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300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90项、美国发明专利5项,进行成果转化,获批12项注册证。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项。2015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6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万人计划”)。主编、主译学术专著40部,在德国Thieme出版社和Springer出版社出版英文专著5部。担任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骨科学》、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骨科学》和长学制规划教材《外科学》主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本科规划教材《外科学》副主编。